環境永續
促進永續環境
實踐「綠色金融」理念
綠色能源貸款
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認證
項目 | 措施 |
---|---|
照明設備 |
|
空調設備 |
|
電腦機房 |
|
電梯設備 |
|
溫室氣體減量 |
|
績效追蹤管理 |
|
推行無紙化 |
|
項目 |
2017年 |
2018年 |
2019年 |
2022年目標 |
至2019年 減量狀況 |
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電 | 用電量(度) | 5,128,403 | 4,639,457 | 4,599,209 | 用電量 較2017年 節電15% |
10.32% |
平均每位員工用電量(仟度) | 5.51 | 4.90 | 4.75 | |||
水 | 自來水用水量(度) | 21,944 | 20,776 | 19,437 | 平均每位員工 用水量較2017年 減少10% |
11.44% |
平均每位員工用水量(度) | 23.57 | 21.94 | 20.08 | |||
溫室氣體排放 | 範疇一(公噸CO2e/年) | 21.92 | 26.78 | 43.85 | 溫室氣體排放 較2017年 減少排放量15% |
12.85% |
範疇二(公噸CO2e/年) | 2,841.14 | 2,472.83 | 2,451.38 | |||
合計 | 2863.05 | 2,499.61 | 2,495.23 | |||
註:本行2018年及2019年兩年度之用水量,業經慶鑫會計師事務所邱芳才會計師予以驗證覆核。 |
歷年廢棄物資訊 |
單位:公斤 |
|
---|---|---|
統計期間 | 2018年11月~2019年10月 | 2019年11月~2020年10月 |
一般垃圾 | 7,353 | 7,189 |
資源回收 | 2,589 | 3,342 |
總重量 | 9,941 | 10,531 |
平均(垃圾總量/每人) | 3.09 | 3.02 |
氣候變遷風險管理 | |||
---|---|---|---|
類型 | 風險辨識 | 因應對策 | 管理方法 |
營運 |
|
|
|
環境 |
|
|
|
社會 |
|
|
|
氣候變遷潛在機會 | |||
---|---|---|---|
類型 | 機會辨識 | 因應對策 | 管理方法 |
能源來源 |
支持性政策激勵
|
|
|
產品服務 | 顧客行為轉變 |
|
推廣網路銀行服務、數位帳戶開戶服務、電子交易及帳務處理服務。 |
隨著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峻及傳統能源加速耗竭,世界主要國家莫不將「節能減碳」納為施政新思維,施行綠色新政、發展綠能產業,以營造永續之低碳社會與發展低碳經濟。
為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,在企業融資商品上,為促進企業對環境永續及社會責任的重視,本行在企業戶授信信用評分時,將授信戶是否善盡「環境保護」或「社會責任」列為加分項目,希望和企業客戶共同為社會及環境盡一份心力。
本行 積極推廣「無紙化交易服務」,2018年10月起行動銀行增加了理財服務功能,其中包含基金申購/贖回,及投資屬性評量設定申請相關功能,客戶都得以在行動裝置上輕鬆完成。在2019年7月個人網路銀行與行動銀行之ETF交易功能也正式啟用,並提供數位通路申購之手續費優惠。在行員積極引導客戶移轉至數位通路下,客戶對電子交易的接受度逐漸提升,故在電子交易的使用比率上,逐年都有顯著的成長。上述理財服務過程均不再使用紙張,且讓消費者取得金融服務的過程無需親臨櫃台,減少因交通而產生的碳排放,落實愛地球實踐環保理念。
本行於2016年底進行規畫建置「知識管理系統」,將授信案件由紙本文件轉變成電子文件儲存及傳輸,減少運輸時所需之耗能及紙張的浪費,並持續推動納入存款客戶相關資料。2017年授信案件由紙本文件轉變成電子文件儲存及傳輸,2017年自上線後透過系統傳遞的文件計35,751件,2018年為49,317年,2019年為121,850件,較2018年大幅成長147%。
配合政府在「再生能源發展計畫」中,訂定於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目標20GW,我們並積極推動對綠色能源產業融資,協助發展台灣產業新的生命力,創造經濟價值。
由於台灣地區位於亞熱帶,日照豐富且時間長,具備良好的太陽光發電條件,尤以南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北部地區兩倍。本行為南部在地銀行,且授信政策以發展利基型業務為主軸,為善用日照優勢,協助南部地區客戶發展太陽能發電業務,期達拋磚引玉之效,2012年率先於台南總行頂樓架設太陽能發電系統,目前已營運逾6年。近年來本行陸續提供對太陽光電產業的專案融資,協助取得營業發展所需之相關資金,以支持綠能產業,推動綠色經濟發展。
在所有綠能能源之中,風力發電可說是眾星拱月,風力發電過程所產生的污染,相對於其他綠能能源較低,且實際運作狀況幾乎可達到零排碳的目標,被譽為是「最乾淨的能源」。本行於2009年起陸續專案融資給風力發電集團,以達到「實現乾淨能源、創造經濟效益、愛護環境生態之美」,希望攜手綠能產業,共創台灣美好未來。
除此之外,為落實環境保護,本行於2015年投資環境工程公司1.65億元,該公司主要營業項目為「環境保護工程營造及汙水處理等」,截止2019年第二季有17個廢水處理廠,總廢水處理量為904,183CMD。
台灣地區位於亞熱帶,日照豐富且時間長,本公司營運據點高達70%位於北迴歸線以南,在全球能源逐漸匱乏的時代,推動太陽能發電是非常有利基的,且對環境友善。
本公司以身作則在2012年率先於總公司頂樓架設太陽能發電系統,裝置容量為9.87kW,共花費908仟元。2019年3月在嘉義縣太保分行增加架設一座太陽能發電系統,裝置容量為19.825kW ,共花費1,2495仟元。2019年度總發電量為36,798度,累計發電量為127,446度,累計減少碳排放量67,716公斤CO2e。